【保存】:应密封遮光,贮存在干燥、阴凉、通风良好的地方,
【产品名称】白蔹提取物
【英文名】Ampelopsis Radix。
白蔹根提取物白蔹根提取物
白蔹,又名山地瓜、野红薯、山葡萄秧、白根、五爪藤等,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。分布于华北、东北、华东、中南及陕西、宁夏、四川等地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泥沙及细根,切成纵瓣或斜片,晒干。可以,消痈散结。
白蔹,又名山地瓜、野红薯、山葡萄秧、白根、五爪藤等,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。分布于华北、东北、华东、中南及陕西、宁夏、四川等地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泥沙及细根,切成纵瓣或斜片,晒干。可以,消痈散结。
药材概述
白蔹[出自《本经》。陶弘景:白蔹近道处处有之。作藤生,根如白芷。破片,以竹穿之,日干。生取根捣敷痈肿亦效。《唐本草》:白蔹,根似天门冬,一株下有十许根,皮赤黑
【中药名】白蔹 bai lian
【别名】山葡萄秧、野番薯、鹅抢蛋、见肿消。
【英文名】Ampelopsis Radix。
【来源】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(Thunb.) Makino.的块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木质藤本。块根矩圆形,数个聚生,外皮红棕色,内面白色或浅红棕色。茎多分枝,带淡紫色,散生点状皮孔,卷须与叶对生。掌状复叶互生,小叶3~5,常羽状分裂,裂片卵形,先端渐尖,边缘疏生粗锯齿,基部楔形,叶轴有阔翅;叶柄带淡紫色。聚伞花序与叶对生,序梗细长而缠绕;花小,萼片5,不明显;花瓣5,淡;雄蕊5枚,与花瓣对生,花丝短;花盘杯状,边缘稍分裂;子房2室,花柱甚短。浆果圆球形或肾形,熟时蓝色。花期7~8月,果期9~10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生于山野、路旁杂草丛中。分布于华北、华东及中南地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春、秋季采挖,除去泥沙及细根,切成纵瓣或斜片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纵瓣长圆形或近纺锤形,长4~10厘米,直径1~2厘米。切而周边常向内卷曲,中部有一突起的棱线;外皮红棕色或红褐色,有纵、细横纹及横长皮孔,易层层脱落,脱落处呈淡红棕色。斜片卵圆形,长2.5~5厘米,宽2~3厘米。切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,可见放射状纹理,周边较厚,微翘起或略弯曲。体轻,质硬脆,易折断,折断时,有粉尘飞出。气微,味甘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微寒,味苦。归心经、胃经。